行駛路況的界定:
各種路況的分類見下圖。
各種路況的分類:
中長途好路:
A、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是指專供汽車分道高速行駛、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路,一般能適應120km/h或者更高的速度,要求路線順暢,縱坡平緩,采用瀝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的高級路面。
B、國道、省道
國道、省道是指具有全國性政治、經濟意義的主要干線公路,連接首都與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首府的公路,連接各大經濟中心、港站樞紐、商品生產基地和戰略要地的公路,一般能適應60-100km/h的速度,采用瀝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的一般路面。
中短途普通路況:
多指除等級公路以外的干線公路、集散公路、地方公路(含部分省道等),能適應60-80km/h的行駛速度,路面采用瀝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的一般路面。
混合路況:
是指較差路況條件下(二、八路況及好壞路各占50%的路面)工程建設等短距離(運輸距離在50—200Km之間)、高載荷的運輸市場,速度不超過60Km/h。
按含有非鋪裝路的距離、道路表面的形式分為:
A、 沙土混合路:是指較差路況為沙土路面的運輸環境。
B、 碎石混合路:是指較差路況為碎石路面的運輸環境。
C、 混合路:是含極短距離差路,其余為鋪裝路面,且運輸距離稍長的運輸市場。
非鋪裝公路:
輪胎服務環境屬非鋪裝路,一般路況較惡劣的礦區等。
服務的礦區環境分類如下:
A、硬質礦區
硬質礦是指 ——莫氏硬度大于3級的礦石。常見硬質礦石如:花崗巖、磁鐵礦、褐鐵礦、錳礦、黃銅礦、鉀長石、石英砂等,硬質礦的整體性很強,硬度很高。
B、軟質礦區
軟質礦是指——莫氏硬度小于3級的礦石。常見軟質礦石如:滑石、石墨、石膏、煤等,也包括某些品種的白云巖和石灰質介殼巖,軟質礦的硬度低,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粉碎性,軟質礦因結構疏松,質地較軟,耐久性較差。
市內、港口公路:
是指行駛距離短,位于城市內部或港口內部采用瀝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鋪筑的平坦公路,一般行駛速度較慢,車輛起步、剎車、轉彎較為頻繁。